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三国之北境之王》正文 第184章 董卓之死
进了李肃的耳朵,他听清楚内容后,不禁大惊失色:“千里”是“重”,加草头是“董”;“十”“日”“卜”加起来是“卓”。“犹不生”,就是死的意思。合起来就是:董卓死。

    李肃慌忙回到说:“听清楚了!”

    “你知道此童谣唱的是什么吗?”

    李肃将董卓没有听出这首歌谣的含义,心里暗暗松了口气,便开始忽悠对方:“回太师的话,亦只是言刘氏灭、董氏兴之意。”

    董卓此刻对李肃非常信任,对他的这种解释,也就没有丝毫的怀疑了。

    次日清晨,董卓摆仪仗入朝。刚刚离开府邸,就见一个身穿青袍、头扎白巾的道士站在路边,手里持着一根长竹竿,上面缠着一块布,垂下来的两截布上,都各写着一个“口”字。

    见到这种情形,董卓又将李肃叫到什么问道:“李肃,此道人是何意啊?”

    李肃一看竹竿上的布,不禁被吓得魂飞魄散,两个“口”不就是一个“吕”字么,难道他想暗示董卓,说吕布要暗害他。他连忙急中生智地说:“回太师,此必是一疯子,不必理睬他。”说完,他叫过旁边的兵士,吩咐道,“来人啊,将此道人撵走!”

    董卓的车仗入宫时,穿着朝服的文武百官,都站在一旁迎接。董卓心里想到再过片刻,自己就要在这里受禅,心中不由越发得意起来。

    进北掖门时,除了二十名跟着马车前后的随从入内外,其余的军兵都挡在门外。而董卓却丝毫没有察觉到这一点,还在做着他当皇帝的美梦。

    进了北掖门之后,坐在车里的董卓,忽然看到殿门紧闭,王允与其他几位大臣,手持宝剑站在殿门外。他隐隐绝对有些不对劲,连忙问李肃:“王司徒等人持剑是何意啊?”但李肃根本不搭理他,而是驱赶着马车继续向宫殿而去。

    站在殿门外的王允,见董卓的马车渐渐靠近了,连忙大喊一声:“反贼至此,武士何在?”随着他的喊声,原本紧闭的殿门纷纷打开,从里面冲出了上百名的手持长戟的兵士。

    王允用手里的剑朝马车一指,大喊道:“杀!”

    接到王允号令的兵士,纷纷持长戟上前,对准马车里的董卓便刺。虽说不少人在第一次出戟就刺中了董卓,但因为他身穿重甲,长戟居然刺不进去,只伤了他的手臂。

    董卓跳下车,拔腿就朝着北掖门跑去,同时嘴里大声地喊道:“救驾,救驾!吾儿奉先何在!”

    早就等候在北掖门的吕布,将董卓朝自己冲过来,大吼一声:“有诏逃贼!”随即手里的方天画戟便朝董卓的咽喉刺去。董卓没想到自己的义子,居然会向自己下杀手,一时猝不及防,咽喉中戟,连喊都没有喊一声,便瞪着难以置信的眼神仰面倒下。而随后赶来的李肃,则挥刀砍下他的首级。

    吕布吩咐人打开了北掖门,他左手持戟,右手高举着诏书,冲着等待外面的铁甲兵大声地说:“奉诏讨贼臣董卓,其余不问!”

    铁甲兵做梦都想不到,自家的主公刚刚进去受禅,怎么片刻的工夫,就成为了贼臣。因此在听完吕布的喊话后,几乎所有的人都还坐在马背上,努力地消化着这个刚刚听到的消息。

    刚赶到北掖门的王允,见铁甲兵还坐在马背上没反应,连忙一把抢过了李肃手里的人头。快步来到了军前,大声地说:“董卓人头在此,尔等还不快点归顺吗?我等奉诏讨贼臣董卓,其余不问!”

    见到董卓的人头,这些铁甲兵才搞清楚,原来董卓真的死了。在听清楚王允后面的一句话后,纷纷下马,跪在地上,齐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到铁甲兵归顺,吕布又高声喊道:“助卓为虐者,皆李儒也!谁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