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国家意志》正文 620 无路可退得克什米尔
攻,上将已经下了血本,创纪录地损失了30架战斗机超过200辆坦克和装甲车,截止中午时,损失的人员就超过了3000人,而下午的数字,参谋部一直没有统计出来。虽然空军和远程炮兵摧毁了敌人的一部分公路,但是公路毕竟不是铁路,光靠火力是无法彻底阻断的,美军的卫星侦察也证实了敌人的运输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巴工兵利用沙石填埋修复公路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一想到,到了白天,敌人的空军出动率将会大大增加,上将难免心头一紧,看来必须趁着夜幕小心部署自己的防空网,好在他对防空颇有心得,还知道一些敌人的弱点,所以尽量将防控网的关健节点分散并留有备份,同时将防空导弹指挥车,部署到中国空军投鼠忌器的位置上。锡亚尔科特的防空以山毛榉导弹为核心,所以必须发挥这种导弹独立作战能力强的特点。另外,他还有20辆法制勒克莱尔坦克,这是从斯潘加那里夺来的战利品,他打算天亮后投入到进攻作战中。

    随着天色放亮,中国空军的空袭,越来越向北延伸,但是始终无法突破锡亚尔科特城区由山毛榉导弹为核心支撑起防空圈。尽管大量的歼轰7与歼16战斗机投入了战斗,但是只能投入了少数几种防区外武器(精确制导的远程反辐射以及电视制导导弹)对该城进行打击,在敌人空军放弃升空的当口,这样放不开手脚,确实有些窝囊。

    问题的症结在于,林淮生在使用远程火力方面颇受拘束,上级给了他极大的压力,要求他不能将这座城市“严重破坏”,对于“严重破坏”的尺度,却又没有解释。

    上级的担心当然有道理,如果巴基斯坦部队看到自己城市被己方炮火打得千疮百孔,士气必然会受到影响。但是梅内亚姆也察觉到了这一点,这座城市的建筑和人口成为了他挟持对手空中优势的一个重要手段,与以往一样,他将防空阵地和指挥部,分散部署在了靠近市中心和清真寺的地区,同时禁止人民逃离城市。

    空军被迫严格限制例如卫星制导的滑翔炸弹,这样不够“精确”的武器,而在攻打提斯普尔的战役时,完全没有此类限制。即使是电视制导武器的使用,也增加了限制。

    与在阿萨姆战役的最后阶段一样,印度电子战部队,开始大量使用主动干扰,和地面辐射源。这些手段可以破坏电视制导导弹这类人在回路中的导弹的数据链,也可以干扰反辐射导弹跟踪目标,这些假辐射源往往被安置在居民区附近,目的就是诱使反辐射导弹击中这些地区。而另一方面,中国电子侦察机探测到的敌人警戒雷达分散在几个区域内,互为备份,间隔开机,在防御外围,又有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道尔m1系统提供保护,从而构成完整的,却又不容易找到核心的体系。

    凡此种种的麻烦,使得林淮生下达给空军的,“最后解决”的时间,被一拖再拖。而城内的萨姆11导弹发射车,仍然可以覆盖到前线印度进攻部队头上,暂时只能通过低空飞行直升机来压制敌人坦克,无法对纵地带实施空中遮断打击,这使得梅内亚姆的进攻仍然可以持续下去。

    林淮生的指挥部仍然停留在边境,没有进入印度领土,他就等着身后的这个钉子拔掉,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新德里。如果梅内亚姆把他逼急了,他可以选择远程火箭将锡亚尔科特打烂,但是现在还不是下这样决心的时候。

    林淮生低头思虑着眼下的局面,抬起头时,很从刚刚更新的地图上找到了距离锡亚尔科特最近的地面单位,那是经过一夜山地行军,穿越陡峭山地,偷偷靠近锡亚尔科特的亚希尼的坦克营。亚希尼果然还是可以信赖的,他发现自己也许还有一张好牌可以打。

    锡亚尔科特东部区域的平均高程高出城镇几十米,如果亚希尼能够赶到指定区域,找到一片射界良好的区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