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国家意志》正文 573 SMART155
了连接着的直升机起降场和一长串卡车,旁边还有连片的营房。

    由于无人机升力不足,它无法在目标上空悠哉盘旋,只能沿着车队继续保持速度向前。他至少看到了一列行军状态的车队,车队正靠着山崖西侧行进,大部分时候都依住山脚,处于印度侧射击死角内。可以辨别,卡车携带着122毫米的牵引式榴弹炮和牵引的火箭炮,可能是107毫米的,这些武器在中**队中不算稀罕,不过数量之多超乎了少校想象。当然所有的车辆和火炮都是经过伪装的,暂时他也只能看行进中的目标,无法看清静止的,潜在的目标。

    “他们在这里的人数,绝对不可能只有1500人?那些山的旁边可能藏着重型武器。还有那么多的直升机起降区域。”

    “看来这次侦察具有很高的战役价值,我们是不是炮击一下?看看他们的反应?”哈里亚曼的副手提醒道。

    “嗯,很有必要。让1排和2排做好准备。向我划定的矩形区域,进行射击。使用smart155弹药。4发急促射击,然后自行退出阵地。”

    说着话,他着手划定了3500x150米的射击区域,他知道中**队紧贴山势的行军方式有躲避炮击的用意,一般的弹道,确实无能为力。但是他用的可不是一般弹药。他可以充分利用曲射弹道和底部排气弹的射程,尽量将末敏弹打到目标头上,然后充分利用末端的精确打击能力毁伤目标,并且,这种

    德国弹药的敏感器同时具备红外探测器以外的毫米波探测通道,可以搜索到躲藏不动的或者不发射热源的目标。这样就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目的。唯一的问题是,使用这种先进弹药,很容易引发对手的警戒,敌人对印度方面的先进武器总是采取优先打击的策略,可能会如同之前收拾m777那样,竭尽所能地展开反击,而敌人的反击速度是未知的;为了应付以上风险,少校决定只投入少量兵力,视情况再进行进一步的打击。

    8公共里外的2处相邻阵地上,2个排4辆as90自行火炮,开始转动炮塔,对准方位,这样散布广阔的射击无需精确的弹道计算,但是弹药的时间引信设定(抛洒阶段控制)必须精准。

    4根炮管一齐指向东方。底盘锁住了行走机构,并且仍然处于怠速状态,随时准备挂档开溜。少校给部队下达了统计敌人反制速度的任务,这种任务光是听上去,也足够让人毛骨悚然的。尽管北方印度炮兵一直自吹自己的实战经验,并以此壮胆,但是中国炮兵在炮术能力上,其实一直压着印度炮兵。

    一阵清脆的炮声在寂寞的山谷响起。自行火炮里的印度炮兵如同上紧发条般赶紧装填第二发。按照指令,打完一个齐射后,各车继续发射3发,就可以跑了。作为训练有素的炮兵,他们对长官的命令完全不打折扣地执行。当然也并不是装填手一个人忙活,炮长也迅速地调整仰角。两次射击采用不同弹道,为的是使第二发炮弹与第一发大致一个时间到达目标,这样留给敌人反制的时间就被大大压缩了。如果不是射程逼近极限,这些炮兵可以做到2发以上的炮弹同时到达。

    哈里亚曼眼前的视野突然闪烁起来,接着是剧烈晃动,这不是稀薄气流带来的扰动,而是高射炮发射的弹药在附近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爆炸位置正越来越近,有一发就在下方爆炸,弹片在光学镜头上留下了巨大的黑影。尽管他早有准备,但是仍然狠狠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原本可以期待看到攻击引发的敌人隐藏目标的暴露,但是好运气到头了。

    一门部署在山上的35毫米双管高射炮,正迅速地向目标发起猛烈的攻击。叠木错克以东的山谷地带,作为中**队的藏兵区域,一直具备较高的防空防侦察能力,在多数制高点上都有警戒雷达担任监视,但是没想到竟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